【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紧随乡村扶贫,发展乡村振兴 ——“行而求知”实践小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健康贫困的影响的调研
发布时间: 2021-08-20 浏览次数: 1761

730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行而求知”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入户走访当地政府与村落,深入调研了解在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下农民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健康、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发展情况。

顶着骄阳烈日,团队成员龚玥、邱怡玟来到了阜宁县板湖镇人民政府,与政府工作人员龚寿亮成功对接,工作人员龚寿亮热情非常,积极了解了成员们此行来的目的目标与主题,并与成员们在人民政府门口合影留念。

走进人民政府的机关大门,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随风猎猎彰显了政府机关的庄严庄重,旗台周围是坐落井井有条的政府人员办公大楼。团队成员走进大楼,在工作人员龚寿亮的带领介绍下依次参观,逐渐发现板湖镇人民政府各类办公室分类明确,职能分配明晰有序,政府人员工作井井有条,体系完备。  

走进各办公室内,入目所及是各类现代化基本办公设施工具齐全完备,摆放有条。细细参观完毕,团队成员们在工作人员龚寿亮的带领下,走进党政办公室,拜访了阜宁县板湖镇党委副书记单怀平。

团队成员龚玥、邱怡玟对党委副书记单怀平进行了积极采访,在采访中,团队成员向党委副书记单怀平提出了有关板湖镇登记在册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受教育情况、收入情况,全面深入了解了在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下板湖镇人民的生活情况。交流发现,随着乡村扶贫工作的开展,乡村实际呈现的状态也随之越来越好,劳动力的流动带动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贸易往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民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教育资源也不再封闭,往来交流给了更多学子进入城市获得更好教育资源的机会,且也有外出劳动力学有所成后选择返回家乡加入家乡建设,促进了乡村教育水准优化,医疗资源也更为乡村熟知,村民不再仅闭塞于乡村里有限的医疗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认知提高,村民变得更愿意去到更大规模的正规医院寻求看诊治疗,提高了平均健康水准。

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然而扶贫不是一朝一夕,也绝非易事,由此,广大人民政府需要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方针:“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力回流,立足当地资源就业脱贫,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脱贫。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行而求知社会实践团队

     文字来源:桂羽希

图片来源:龚玥、邱怡玟

指导老师:樊士德 杨飞

责任编辑:徐一冉


南京审计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20号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Copyright(C) 2013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