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峥嵘溯初心,开天辟地忆往昔。为了深入学习领悟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7月20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贵州省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纪念馆举办了献花、朗诵、表演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最近的客流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移步参观、细细聆听,初步了解到: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见证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历史。作为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军统特务进行意志较量的特殊战场,它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1220余人,诸多爱国将领和革命英雄如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韩子栋(《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等都曾被囚禁于此。

走进曾经的牢房,阴暗霉腐的潮气与窗外的草木葳蕤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国民党军统的黑暗统治之下,在暗无天日的铁窗囚笼之中,无数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理想信念,怀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理想,矢志同敌人斗争到底。他们真正做到了“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团队成员为此深受触动,自愿参与了纪念馆举行的缅怀仪式,为革命先烈三鞠躬,并将手中的白菊花敬献于祭坛之上,向他们致以深切的哀思。


同时,团队成员同部分游客进行了互动交流,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其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旅场所的参观感受。

讲解结束后,团队成员对讲解员进行了特别采访。她表示,革命先烈尽管被关押囚禁也没有放弃斗争,受尽酷刑折磨也要坚决保守党的秘密,这坚如磐石的意志让她每每讲到这里都十分动容。她认为,青年学子要想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应该创新形式,例如可以尝试开展生动直观的情景表演剧,就目前开展的结果而言,收效甚为显著,值得推广。

囚牢已废,浩然之气长留;烽火已息,革命精神永存。“澄园先锋”的青年们定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铭记于心,化作前进的不竭动力,用青春书写新的爱国篇章!
单位 |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
文字 | 蒋禹恒 薛晓钰
图片 | 黎佳怡
指导老师 | 张慧
校正 | 薛晓钰
责任编辑丨徐一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