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考试综合征
发布时间: 2017-11-17 浏览次数: 1704

期中考试刚刚过去,恐怕我们还心有余痕。图书馆爆满,自习教室也基本坐满人,这些都成了每次考前的常态。考前明明背的滚瓜烂熟的公式而到了考场却发现什么都不记得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现象反映了我们的“考试综合征”。

 

度娘对于它诠释是:“‘考试综合征’是指考试前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失眠、头痛,参加考试的时候头脑发胀、心跳过速、手脚不自主地颤抖、口干舌燥、出汗多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两眼发黑,发生昏厥。”

 

 

大家就考试综合征的来源、缓解方法及其背后隐藏的问题等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南审青年圆桌话题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考试综合征#1115号下午两点准时开局,吸引了不少圆桌骑士前来就自己的考试经历感受参加讨论。

 

 

今天,南青君将大家的发言整理如下。

 

考试焦虑从何而来

 

焦虑来源分为内外

 

我们任何人都难以避免“考试综合征”。考前的焦虑一般来源于内外两方面。从外部来讲,本场考试对自己的重要性以及父母老师的期望值都会影响你考前焦虑的程度;从内部来讲,如果自己对知识掌握得不好或是没有好好复习,也会引起较强的焦虑心理,当然,“考试”这两个字本身就会带给人紧张感。考试后的焦虑关键来自考试的情况,若答得好,便不会太紧张,若答得不好,定会内心忐忑。

 

——17王艺霖

 

 

 

自己对外抗压能力

 

我觉得一部分考试的焦虑是自身对外界压力的反应,心态不同,焦虑的程度也就不同了。有些同学不太在乎考试结果、竞争的激烈、长辈的期望等等,所以也就不太会有焦虑感。当然这是少数,大多数同学面对考试都会紧张,而那些考虑很多事情又无法适当调整自己的同学就会产生考试综合征。

 

我平常心态算比较好的,但是高考的时候也是蛮焦虑的,确实是压力很大,后来实在觉得状态不太好,就去找心理老师沟通缓解了一下,所以学着调整自己还是有必要的。可能还是要尽可能地相信自己,不要有太多的担忧。

 

——17 郑越

 

 

考试背后的利益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考试综合征,是因为考试成为了一种考察或晋升的手段。我们必须在考试中发挥出色,才能得到青睐,才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考试成绩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无关,我们还会紧张吗?我觉得很多人平时的周考月考并没有像高考那样紧张。

 

 

所以说,使我们紧张的不是考试,而是它能所代表的利益,我们害怕的不是考试内容有多难,而是能不能通过考试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与之相关的紧张感还存在于竞选、面试等多种形式之中。

 

——17 刘熙玉

 

考试心态的选择

 

 

有关个人

 

一个人有没有考试焦虑症跟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认为适当的考前紧张是有利于个人发挥的,但是不能太过紧张,这样就会影响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

 

 

我一般在重大考试前就不做题了,因为越做题我会越紧张的,所以我会做一些让自己轻松的事情,比如听听歌啊,跳跳舞之类的。

 

——17 辛苏潼

 

 

正确地解决它

 

想要解决这样的综合征,首先肯定是要自己牢牢地掌握知识,所谓“胸有成竹”;其次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在考前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放松自己;最后,缓解考试的焦虑也离不开父母老师朋友的鼓励。

 

——17王艺霖

 

 

临时抱佛脚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就是那种喜欢在进考场前拿着一点东西看的人。很多时候发现你看的内容和知识点会被考到,当然,实际上这可能只是心理作用,我算是有比较严重的考试综合征,大概考前一两个星期精神上就会面临崩溃,经常感到抑郁痛苦,且不知道考试有什么意义?

 

 

我身体不算很好,老师经常会找我谈话,帮我缓解心理压力。但奇怪的是,在考试前一两天我会非常放松,也就是说在其他人紧张的时候很轻松,高考也是轻装上阵,据老师讲我平常的小测验都不认真写,甚至是不写,每逢重要的考试大的联考就总会让他们瞠目结舌,在某一门科目上考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分数,这一点我也奇怪,往往这门科目是我最不在意的。

 

 

综上,对我而言可能轻松点从容应对考试会得到一个还不算差的结果。当然,知识储备还是最重要的。

 

——17 姚夭夭

 

 

对于“考试综合征”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在高考期间,在考试方面我所处的环境一直没有给我什么压力,所以我对考试顶多就是考前有点小紧张。然而在高考期间我却失眠了,当时我提醒自己这属于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没必要过分的放在心上。神奇的是在考试时,我是兴奋的,即使只睡了一两个小时,我也没有很疲惫的感觉。

 

 

我觉得强迫和偏激地给自己灌输“考试综合征”的思想,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多大的影响,平和的面对它,它反而可以起到一种激励自己的作用。

 

——16翟悦

 

 

我觉得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学习状况的直接手段,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最全面的手段。考试在大部分时候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但由于试卷内容的有限性甚至片面性,会使学生忽略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例如数学试卷的答案通常具有唯一性,但实际的有价值的数学研究往往与考试内容不同)

 

 

我们可以认为考试的确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作为一种压力会促使他们学习。而且如果没有考试,有很多学生会放纵自己,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强,就需要外在的压力。考试是面向所有学生,不仅是部分学生。

 

——17 李芳源

背后的根源-制度 

 

 

区别于其他国家

 

事实上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国外的就不一样,中国的是扣分制,100一分一分的扣,但是国外是加分制,觉得你答的好就给你加分,中国的考试其实限制了很多,特别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16 严华

 

 

自我提升的工具

 

我认为考试制度更多的应该作为一种工具。进入大学之后我越来越发现考试并不能完全评估我的个人能力,考试之外我也可以去实现我的个人价值。现在考试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工具,用来帮助自己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安排。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比如青岛二中,它们的学生自主程度、课余生活丰富程度甚至远超许多大学。我相信社会是在进步的,我们的制度也会更加完善。

 

——16翟悦

 

 

 

就我所认识的人而言,我觉得现行的考试制度是能够筛选出优秀的人的。一句比较偏激的问法,连考试都承受不住的人,有什么能力可以经受其他磨难?

 

 

我认识一些大家口中所谓的学霸,他们无不是有非常深刻的思想的,处事和谈吐真的与那些人不一样,不是死板,而是各有性格,考试只是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知识和智慧是要用一生追求的,而这个比那两张试卷所考的东西要难多了。制度总有缺陷,但不可否认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倒不是说考试考得好的人就一定是优秀人才,这不是唯一标准,只能说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的某些能力。

 

——17 姚夭夭

 

 

 

制度的公平性

 

我觉得考试对于学生来讲是公平的竞争方式,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的回报相对其他方式来说是很成正比了。其中应对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就是检验人的能力的一种方式,怎样学才能学得更好是需要每个人自己探索的。

 

 

但是考试毕竟只是一种制度,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充满制度,不只是考试一种,只是考试的形式比较实质化,成绩能看得见,我们才有一种真的在接受检验的感觉。所以要检验能力也绝对是不止考试一种方式的。

 

 

但是不论怎么说考试考得好的人是拥有着自己的才能,才能在这一方面出彩,同时这样的学习能力也应该能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只是潜移默化之中我们难以言喻。

 

——17 陈千昀

 

 

 

学习不在制度内

 

考试和能力并非对立的,它只是因为追求量化(量化可以带来一定的公平)而牺牲了对于个体差异性的关照。但考试制度的局限性并不能成为我们自我设限的理由,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资源共享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社会里。

 

——06 张珺

 

 

制度基于中国现状

 

有的时候我也很讨厌应试教育,讨厌被压倒在一堆卷子里,可是转换一下观念,在很晚很晚的时候,克服了困意,坚持去完成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哪怕是不喜欢的事,不也是一种毅力的体现吗?而且看我们现在中国的现状,个性教育很好,可是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17石雅洁

 

 

 

@17瑞华刘熙玉 中国每年几千万考生,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不是这种考试制度,不是这种模式,按照您所说的素质教育,请问会不会进一步拉大地区差异,会不会导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出现?

 

 

我是感觉,人还是要生存才能谈生活,中国重视文凭这一风气,要比之美国严重的多,你说的对,上不了好大学不代表生活不精彩,但是在中国,没有一份漂亮的文凭,我想生存下来就很难。

 

——17 艾鹏坤

 

 

@17 艾鹏坤 我们在讨论高考制度下,寒门出贵子是不是越难可能是个伪命题——“寒门+贵子之所以成为一个组合,从一开始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即:只有那些从贵子是从寒门里出来的时候,才能被我们所看见、关注——它从来是一种小概率事件,所以不应该被纳入到我们衡量一个制度是否公平的绝对指标里去。

 

——06 张珺

 

 

民国的教育制度更适合出大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除了学书本,还应该学学其他东西,但往往是因为要考试而没有时间去做我们喜欢的事。阶级固化是个大问题,我也不反对考试制度,但我反对的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的教育制度。每天六点起,十点归,三年下来围绕几门课程,我觉得不值。

 

——17 刘熙玉

 

 

@17 刘熙玉 这个我赞同,我记得高中历史老师说过,在民国时期大师很多,上课考试对学生的成绩要求7080分就可以,他们更加注重知识的多元性和方式的多样化。而现在我们三年下来,追求的高分数,其实多多少少会抹灭人才,所以二十一世纪,没有大师。

 

——17 石雅洁

 

 

这就更是以讹传讹了。现在的大师绝对比民国时候多,一些人所谓的“民国之后就没有出过大师”,一方面是民国时候基础教育门槛高,文盲率高(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在那个时候可能都没有机会上学),所以衬托得那时候的知识分子都格外耀眼;

 

 

另一方面,因为人少,所以知识精英是个小圈子,加上清末民初文人办报、文人论政的高潮,全社会的媒体资源也都集中在这个小圈子里。因此,所谓“民国出大师”,除了当时确实有一批知识分子学识深厚,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媒体(报纸、书籍)的包装和传播效应。

 

——06 张珺

 

 

@17 刘熙玉 “为了考试而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个有些粗暴的论断,我更喜欢的说法是我的才华还不足以支持我的野心

 

——06 张珺


文案来源 | 圆桌骑士
整理 |
曹广杰

责任编辑 | 朱佳艺

南京审计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20号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Copyright(C) 2013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