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 我是00后,我不需要代言
发布时间: 2017-09-26 浏览次数: 1752

回望我们的成长记忆,无论开学季、考试季,总会有“‘00后’参加中考了”,“第一批‘00后’上大学了”这样标题的新闻报道。顺着这一个个标题,“00后”和“90后”的人生节点清楚可见。而对于“90后”“00后”的社会评价也从未停止过,“自私”“娇气”等负面评价也始终如影随形。

今年5月,QQ发布了一份《00后画像报告》,在 00 后对自己这代人的认知上,开放(56.1%)、独立(43.5%)、自信(42.2%)、热血(39.9%)等正向选项的支持率都排在前列。

随着第一批00后”的大规模成年,或许是时候以成年人的姿态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南审青年圆桌话题之#我是00后,我不需要代言#926日下午3点开局,吸引了342名“圆桌骑士”前来参加讨论。 

本次,南青君将大家得发言整理如下。

 

·00后有话说,你真的懂“00后”吗

我是00后,在1700后还是算少数,上高中的时候经常有同学用“蛋蛋后”来形容我,其实我觉得作为00后没什么特别的,和身边其他人一样,并没有因为比身边的人早上一年学而有什么不同的。

                                               ——17林柏汐

 我是00后,00后现在被批早熟,但我觉得早熟最多是一个中性词,现在的00后,大胆,有自己的想法,张扬有活力,但很多其实也是有分寸的,只是每个时期,每个年龄段都会有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不能因为有些孩子不知分寸而就有人说我对下一代很担忧,新一代的孩子有想法有条件,需要的是一种平衡,就是不能浪费自己的条件和天赋,把目标长期放在整容等事情上,应该有着健康的思想和自由的灵魂,现在的孩子敏感又骄傲,需要的是认同和耐心细致的引导,而不是单纯的否定,时代是在变化的,我们要做的是适应这个时代,然后成为领跑者,我们可以不突出,但不可以失去一颗淳朴的心。说实话,一两年的差别是不明显的,有时候你的弟弟妹妹反而能安慰你,或许她们有很多事并不懂,但是他们有一颗敢追梦的心,他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光芒,社会应该守护那样的光。当然,对于新一代的人,最大的缺陷就是,有时候太单纯,太容易上当受骗也容易误入歧途,需要有人指引与保护。

——18陈诗萌

 我是零零后,虽然很多人说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多,很多人以自己为中心,这也是政策原因,为了控制人口,但是零零后也有许多不可否认的地方,这一代人接触的是比八九十年代人都先进的事物,他们积极向上,聪明活泼,具有上一代人所没有的创新能力,每一代的孩子都是叛逆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时代孩童的叛逆而去给这样一个群体贴上标签,我们是零零后,不需要代言!

                                                       ——18陈璐

 我是00后,小时候经常听到一种言论“00后来了,90后终于不用背锅了。”尽管这多半是调侃的话语,但是多少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新一代的不信任。换个角度来说,现在00后被社会贴上的标签,走过的路,基本都是90后走过或经历过的。被误解的滋味并不好受,甚至让人有些不甘心。我们的学姐学长,只比我们大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尽管跨越两个阶段,但并不能说我们有两个年龄段的代沟,我们能相处到一起,玩到一起。同样的,当越来越多的00后成年,走入社会,我们也不能以过来人的眼光去批判那些“05 后”“10后小朋友”,他们出生在一个更加快速发展的时代,而种种事实也证明了现在的新一代很棒,甚至比那时候的我们更加棒。所以我认为,不管是什么xx后,每一个阶段的青少年都不该被打上标签,他们是自由发展的个体,带着那个时代最鲜明的社会记忆。时代在发展,国家在进步,若要真的贴上标签,那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一代”。                  

    ——18  李雪琪

 

我大概算是90后,勉强是00后。我认为XX后这个词大多是老一代对新一代的看法。时代在变化,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仅仅是十年时间就可以让社会的思想彻底改变。

——17李琦正

 

作为00后中的一员,我听过很多给00后的负面评价。有00后网红的惊人作为,也有00后的欧阳娜娜成为大提琴演奏家。对于00后,贴上任何一种统一的标签都是武断的。我相信:“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年龄论英雄”,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18王安冉

 

·是时代给每一代人留下烙印

我认为每当有新的一代人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就会有人以xx后来评判他们,从80后开始似乎就有这样的言论,到90后这样的话就更加盛行了,在我看来,是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赋予了新一代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之中确实有共性,但我认为以xx后来统一评论就有些草率了,因为我在近期接触到的00后新生身上看到了不同,他们的开朗和率真很是吸引我,但我认为这样的事也仅仅是个案,,我也不能就因此说我对00后这样的一个群体有了什么样的理解。举个很简单的例子,98年、99年的我们是和同为90后的90年的同学更加相似还是我们和被称为00后的同学更加相似呢,我觉得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我认为以“xx后”这样的称呼来定义一个群体是不合适的。                   

——17 杜彦欣

 

在我看来,00后”的爆红是媒体与吃瓜群众们娱乐精神的结果。对于媒体来说,“00后”是一个有意思的、能抓住读者眼球的热点话题,他们宣传“00后”的目的在于阅读量;而于读者来说,“00后”这一话题的受众者是如此之广:既可以是2000年出生的这一代人,又可以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90后”,还可以是“00后”的父母们。这个话题是如此吸引人又有趣,以至于第一条以“00后”为标签的内容出现后,又吸引了无数自媒体的加入,久而久之与“00后”相关的标签便在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浏览到相关内容后深入人心了。

平心而论,我觉得00后”与我们这些99后、98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他们是特殊的“千禧一代”,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进而有了特殊的新闻性。与其说“00后”真的与众不同,不如说是在媒体的运作下我们(甚至00后自己)都认为他们与众不同。与“00后”相似的80后、90后,则是改革开放这个历史事件赋予了他们特殊的时代意义与新闻价值。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巨大变化使得每一代人有了他们不同的特性与性格。

——17刘熙玉

 

我认为00,90后这些称呼其实只是代表了一个出生年份的事实而已。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巨大基数之下,我们对其中某些人的认知很可能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很多共有的特质是由时代造就的。事实上我是99年的,我不认为只差一年就会对孩子们造成重大的改变,哪怕有,那也是因为某些人依靠刻板影响主动塑造(甚至压迫)了他们。在我看来00后不应该成为评判一个人的具体标准,当然在购买烟酒和出入某些场所时除外。

——17李怡衡

 

作为90后我们也曾经被贴上过“迷茫一代”、“垮掉一代”那样的标签,知道那种“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无力感。90后刚步入社会,年轻气盛,00后稚气未消,行为不成熟。其实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会有所差别,但绝不会是差距。

——17吴悠


·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是99年的,说实话我并不清楚我应该被归为90后还是00后,然而我私以为这种10年制人群分类机制实在没什么道理,更多的只是媒体在用和方便了一些所谓的长者。xx后是一种标签,诞生于学者的懒惰与传媒的跟风,长辈随意使用这些词语,忽视了一个根本的事实:人的本性是相同的。人性先天相同,只有时代在变,而新生的人为了适应时代,受时代长时间浸入式影响,渐渐形成了带有自身时代特色的共性特点,而长辈喜欢指点后代,于是便从这些共性特点的表面提炼出他们所认为的优缺点,加以总结,形成标签。长辈本质上是高傲的,这是人性自然,然而此种高傲让他们剥离了时代来看后代,注意,这一点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后代所处的时代很大程度上是长辈所塑造的,积极或是消极。通过时代的杠杆长辈间接塑造了后代的集体个性,因此他们的批评表面上算在了小辈头上,实际上算在了时代乃至自己的头上,这是条衔尾蛇般的逻辑循环,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在这中标签下放轻松,自然做自己。而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向善向好的趋向,长辈也是希望后代越来越好,并也是相当程度上这样做的,所以后代的社会,经济,物质,素质环境等等是更加优越的,因此整个社会是不断在进步的,在绝大多数现实的方面后代也是在进步的。我认为年轻人要有时代自信,因为我们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一如我们的先人和后人适合他们的时代一般。注意,功过留与后人说,而非前人                            

  ——18-王星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代际之间的相爱相杀似乎无休无止。当以60后为首的国人在世纪初开始用“垮掉一代”这样的舶来词形容起刚踏上社会的80后生人,没有人会想到日后80后们会继承起前人的衣钵,对后辈们“指指点点”。掌握话语权的当立一代似乎习惯用对新一代的“评头论足”来为自己加冕。他们固然阅历丰富、成就可鉴,但这难免有失公允。

回溯“垮掉一代”的源头,美国,类似的标签不止一个,也远早于此。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那一代人曾被戏称为“迷惘一代”,颇有几分不务正业的贬损意味在内;前文提到的“垮掉一代”则为投身反战运动的美国青年“所享”,从中流露的不屑与否定直接是写在了“脸上”。更有总是与信息时代同被提及的X世代。他们在网络及游戏上投入的精力往往为人诟病。我们以及往后的世代怕是对他们更有共鸣。电子游戏与互联网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只会越来越深。

相杀,亦相爱。当我们回顾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种种褒贬,除却那说教气浓的部分说词惹人争辩、“高人一等”的某些气焰叫人气恼,在一遍遍地修正与争论过后,不知觉间,我们对一个个时代作出了尽可能公正的评价,也用最好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个风采独特的年华。从上一代人的评价里我们看到一代人对时代与历史的责任感;新的一代们在上一代的刺激下努力活出自我、开拓新的天地。一代生,一代灭,太阳照常升起。我们的社会乃至文明都是在这般的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代际之间,与其说是互相伤害,倒不如说是互相成就。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同时学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尊重下一代、学会用更理性、更温和的方式对下一代提出宝贵的意见。代际间矛盾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所能做出进步和改善的终究还是在消除矛盾的过程和方式上。                                

——18--朱小千

 

·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种人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不是在嘲哪一代人,是嘲那些十来岁和十五六的孩子,只不过赶上那么一代人刚好在这个岁数,这个年龄段确实有时候在成年人看来有点滑稽。比如之前很火的小学生化妆视频,很多十来岁的孩子什么都敢往脸上用,画出来的妆也看得人啼笑皆非,很多人就说00后怎么怎么样。其实自己十来岁的时候不也是披着浴巾在家里扮仙女…

——16田香雪


其实每一代都说都认为下一代吃不了苦,只是因为生活条件逐渐提高了而已。事实上我认为并不是吃不了苦,只是选择不去吃苦而已。之前爷爷奶奶那一辈,可能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每当父母购买全自动洗衣机,购买扫地机器人,吃不完的剩饭倒掉时,他们会觉得父母们垮掉了,吃不了苦了。而我们追星时,每天在家从来没关过空调时,甚至每天因懒得刷碗而点外卖时,父母觉得我们垮掉了,我们不能吃苦了。当我们看到现在的00,我们觉得垮掉了,不能吃苦了,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呢?事实上,不是不能,只是我们多了选择的能力而已,我们不去选择吃苦了而已。                                                       

——17李怡衡


我是九零后,我的父亲也经常跟我说,你们这一代人吃不得苦,也经常拿两个时代相比较,我觉得这是时代发展的问题,年龄层不一样,物质文化发展不一样,不同年代的思想也不一样,我觉得拿一个标签定义别人是不公平的,时代发展应该越来越包容才是。

——16朱锐

 

我是99年的。作为一个伪00后,我经常被长辈们说教。但我并不认为00后真如长辈所说一般不堪一击,脆弱敏感。我也经常思考,我觉得xx后的出现是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708090后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标签,这是正常的现象,正反映了快速发展时代中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以及迷茫。所以我总把我父母长辈的说教当作一种学习的方式,同时我也认为00后与708090后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总的来说,我认为对xx后填标签其实是一种对时代变化的感受

                                              ——某同学

 

中国城镇00后智能手机普及率已高达82%。根据网上统计数字,美国该数据为72%,而英国仅仅是68%。所以,中国的00后被贴上“触屏一代”的标签是很准确的。我出生在200012月,和很多人一样,是标准的第一批00后。

对于我来说,生活离不开智能,从手机到电脑,我们几乎习惯了用三根手指了解世界:两个大拇指打字,作为一种输出;右手食指滑屏,作为一种输入。我们相信科技改变生活,也是微博微信苹果魅族的死忠粉,我们承认“触屏一代”的特质,但我们不想接受沉迷智能的标签。

    首先,大规模的智能与我们一同出现,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这么高的智能普及率是很难想象的,所以看我们00年代时自带一个有色眼镜。但换位思考,面对身边环绕的莺莺燕燕的智能设备,谁会视若无睹呢?

另外,不管是哪个年代,都必须承认,科技,智能改变生活。《三体》里有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如今的生活,对手甚至都不存在于本行业,若是不能及时跟进时代,通过触屏了解最新消息,最热的点,最有商机的方向,恐怕是会没有竞争力的。

当然,过早的接触过多的智能,确实会给00后带来不好的影响。假如你在网上搜索“00后”,自动弹出的东西甚至可能不太健康,不太积极阳光。正是这小部分00后搞污了网络环境,但部分无法代替整体,看我们00后切莫以偏概全。

凯文凯利将人类与内容载体的依附关系分为“言语之民”“书籍之民和现在的“屏幕之民”,当然,00后是屏幕之民的主力军。然而热衷屏幕没有错,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只不过我们恰好是主力罢了。没错,我们是触屏一代,但我们也是希望一代,未来充满可能,有很大的概率我们会利用迅猛发展的智能科技,手中的苹果华为,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18-姜悦

标签而已,别太在意,不经他人事,不言他人语。我父亲也经常说我吃不得苦,往后很容易受磋磨,但他也知道时代在变,他虽这么说,其实心里还是支持我很多想法,支持我做很多事。上一辈人多是苦过来的,这样一理解,其实很多话就如风过耳了。至于网友……大多数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有什么真实含义,少数有所评判有所抨击的人会说很多话甚至人生道理,我们有幸听到看到,对比自身有则加冕无则改之,听不到也就多折腾几年,人啊,慢慢都要长大的                                            

 ——16朱碧玉


文案来源 | 圆桌骑士

整理 | 顾远 吴悠

责任编辑 | 黄若瑜


南京审计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20号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Copyright(C) 2013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