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剪纸作为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有的细腻灵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在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的帮助下,此次一行,我们小分队不仅有幸和大师们交流,走访流派继承人,还拜访了民间的剪纸大师,不仅对于扬州剪纸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受,也对于扬州剪纸的继承和发展有了自己的一些点滴思考,可以说这一趟的考察之行收获很是丰富了。
上午,我们按照计划来到了非遗文化主题广场中的486非遗大讲堂与王京馆长交流接下来的日程安排。

期间我们幸运地赶上了孙黎明老师的讲座,便听了一堂关于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讲座。
王京馆长做开场白,使我们了解了扬州剪纸的起源(来自于鞋花样)以及一些扬州著名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创作历程。
以此为展开,孙黎明老师讲了民间剪纸独有的特点以及各国各地不同的剪纸特色和形态。

讲座结束,我们小组和孙、王两位老师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主要是围绕“我们选择扬州剪纸的原因(扬州剪纸相较于其它剪纸独有的优势);如何确定我们的活动大纲,实践方向;寻找扬州民间剪纸艺人的活动如何开展”这三个问题展开,两位老师给我们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交流结束后两位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博物馆,里面有许多精美的剪纸艺术品和扬州其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博物馆之旅改变并加深了我们对于剪纸的传统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聊到了剪纸的剪刻方法,剪纸内容与时代的关联,剪纸与文创作品,剪纸与生活小物的结合等等。

下午,烈日炎炎,我们来到东关街找到了剪纸继承人之一的李烈烽大师并有幸做了一次采访,了解了他广泛的兴趣爱好,剪纸中的小事趣事,对剪纸的认知以及对于剪纸创新方面独特的见解。
同样在486非遗大讲堂,我们聆听了扬州剪纸传人章荣大师为主讲的一场讲座。

章荣大师主要讲述了扬州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窗花作为剪纸的一个代称,有着喜庆极乐的到来的寓意;墙花则比窗花更自由,可大可小;灯花的题材多为神话故事;春幡,又名“幡胜”,明清后扬州方言称为“挂落”,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增添喜庆的气氛;礼品花礼轻情意重,用来表达祝福喜庆之愿,朋友搬迁可以用作乔迁之喜,朋友结婚送双喜,小孩满月送金玉满堂。这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艺术来源于生活。

讲座的最后,大师亲自表演了剪纸,熟练的刀法让人叹为观止。

讲座结束之后,我们与大师进行了一番更深刻的对话,大师以自己的学习经历着重强调了剪纸要有三个心:耐心,专心,恒心,这同样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做事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大师还回忆了自己与剪纸的缘分,表达了自己对恩师张勇寿的尊崇与敬仰,认为尊师无论是艺术还是待人接物都值得好好学习。作为中国第一批工艺美术家,章荣先生的师傅张勇寿先生虽然在政治上没有更高的追求,生活只求温饱,但是对待剪纸却严谨而苛刻。

章荣大师还帮助我们联系到熊崇荣大师。熊崇荣大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中国剪纸工艺美术大师,在与之进行交流时,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大师对剪纸的执着,专注与坚韧。
因为对邮票的喜爱,熊崇荣在法国,美国,日本,澳门等各国陆续发行了个性化剪纸邮票,还赠送给我们每人一张剪纸邮票作为见面礼。
7.11日的剪纸讲座主讲人是扬州剪纸传承人赵红妹老师。赵红妹老师师承剪纸大师张秀芳,她在这一次的讲座中以“扬州剪纸的生活化”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扬州剪纸的历史沿革,扬州民俗剪纸,包钧剪画,扬州花样剪纸以及扬州剪纸与现代工艺的结合。

讲座的最后,赵老师同样也给我们现场展示了高超的剪纸技艺。
讲座结束后,赵红妹老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中,她讲到自己在一次次失败后终于剪出满意作品之后的喜悦,提出剪纸最重要的是静心和耐心。

她提到,扬州剪纸现在面临的局面有些尴尬,发展令人担忧,还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做出努力,使更多人了解剪纸文化,以期更多真正喜爱剪纸的人来传承这一种文化。
并且,剪纸的商业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宣传的渠道也比较狭窄,效果不佳。这无疑启发着我们在剪纸的继承和发展上不断努力,积极创新。
7.14日我们有幸拜访了民间剪纸艺人沈毅老师。

听着沈老师讲述他的人生经历,介绍他的剪纸灵感,我们都感到异常的新奇,掀起了浓厚的兴趣。

沈老师说,他之前是一个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老师与他的夫人就是在朝鲜结的婚,两人至今依旧幸福甜蜜。在战争胜利后,老师做起了考古的工作,许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都经过老师的手,挖掘,修复,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退休后,老师上起了老年大学,学了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为以后的剪纸兴趣奠定了基础。老师虽然已是92岁的高龄,但是仍旧坚持运动,每天上午都会去游泳,不分春夏秋冬,所以身体十分康健。

剪纸是老师的一项兴趣,是自学成才,所有的剪纸作品里有着他对于生活的深深的思考,老师强调,剪纸重在设计和创新。

我们翻看了老师的作品,整理得十分整齐,分门别类地收在了册子中。老师剪纸几乎没有花鸟鱼虫这些传统题材,几乎都和人物以及时事有关,例如嫦娥二号奔月,还有反腐倡廉,还有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十分有创意并且灵动。
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将自己做的一些工艺品赠与了我们,十分的精美,并且这些都是废物利用做出来的,很有意义。
7.15日,成员们与赵红妹大师约定来一次剪纸的亲身体验。
我们提前来到剪纸博物馆,赵老师竟也来的很早,安排我们剪纸场所,为我们准备剪纸工具,亲切地令我们放下了所有的拘束。

剪纸体验正式开始之前,赵老师说我们现在体验的并不能算真正的“剪纸”,应该只能说是手工课。对于“剪纸”,他们有着别样的情感,近乎苛刻的要求。我们也许只能窥得其中一角,他们眼中的“剪纸”,我们只能尽量感受着。
灵巧的双手拿着剪刀在纸张中穿梭,不一会一朵小花便出现在我们眼前。示范时觉得很快,尝试时才发现细微处所需的功夫,一不小心连接处已经断裂,又或者坑坑洼洼,线条极不流畅。

我们互相“嘲笑”着,又重新审视着那朵“平凡”的小花。红双喜,立体春字……赵老师示范了许多的图案,有学过剪纸的成员与赵老师交流,收获良多,初次尝试的成员们,也感受到了剪纸対称镂空之下那种奇妙的美感。
7.18是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南京也是我们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
今天的行程是来到南京扣Q趣幼儿园为小朋友们讲授关于剪纸的课程。
经过向赵红妹老师的学习,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一些简易的扬州剪纸。而现在就是将我们已经学到的化为实践,让更多的人去知道扬州剪纸。

小朋友们都非常的好学,动手能力也非常的强。我们教小朋友们剪了比较简单的花和花瓶。大家都做的非常好,还会自己拓展延伸,剪自己喜欢的东西。

临走时,我们还给小朋友们发了扬州剪纸的纪念品。这次授课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扬州剪纸,也为我们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次的整个实践之旅,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扬州剪纸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堪忧处境,以及大师们对于这样一门手艺的坚持,思考了如何让剪纸更好融入我们当代生活,积极担当起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