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的塘约还是一个省级二类贫困村,本来就穷困的村子在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之后真的变得一贫如洗;可是短短三年,已成为小康示范村的塘约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前往参观学习,它的蝶变不得不令人为之侧目驻足。


我们的调研为期十天,在前五天的计划中我们将调查重点放在了塘约村的灾后重建和塘约发展道路重点——村里创业和电商发展方面的建设。通过问卷、走访的形式,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村里的青壮年们大多非常支持塘约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很多叔叔伯伯加入了合作社或者建筑队,获得了以前两倍甚至三倍的稳定收入。

除了土地制度改革效果显著外,在对塘约电商发展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塘约作为曾经的省二级贫困村,网络购物与城市相比极度欠缺,村民的生活购物还停留在商店与集市。贵农网网点的建立可以帮助村民解决网络购物的需求,村民可以在网点进行网上选购,由网点购买收货。塘约的建设发展仍在继续进行着,这般富有活力的村庄必将紧随时代的潮流,除了基础建设的改善,电商的优势也必然会渗透入塘约的家家户户。


黔行小分队在步步追寻、接近塘约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土地。土地是一切的根本,农民、农村、农业离不开土地,而塘约村的成功——实行合股联营,建立健全“金土地”合作社,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据调查,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月工资最低不低于2400元。合作社每日工资为80~300元不等,每次工作时长为9小时,中午有长达2小时的休息时间,务工期间不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长,并由村民自由选择务工日期。除了务工的收入外,入股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在年底还会享受到合作社的分红,经营所得的收入按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模式进行分成,形成了责任明确,产权明晰,集体化和市场化相互补充的新格局。

“金土地”合作社的建立让村民得到了3个方面的稳定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的就业机会,很好地稳定了塘约村的社会经济结构。
无论是对村民的走访,还是在调研“金土地”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塘约村基层党建在塘约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塘约村改革模式,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塘约村的总支副书记彭远科。

从与彭书记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塘约基层党建的特色在于“定岗不定人”的创新型政策,干部做得好不好由村民打分,如果做得不好,即使三年任期未到,一样罢黜;村委人手一本积分册,每周进行一次测评,低分的甚至会被劝退。这样的干部政策,保证了村内干部的先进性和责任心,对村子的建设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基层党建对村子发展影响的话题中,彭书记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从2014年至今,外来金融机构其实并不多,只有与农村信用社有合作,但是信用社只对个人提供贷款。村委本着“不等不靠”的原则,在这种苛刻的条件下,决定切实做到自力更生,努力发挥基层建设作用。11个班子成员,决定先迈出第一步,分别向信用社以个人名义贷款8-15万元不等,用于合作社建设。
古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期十天的塘约村土地制度改革调研使我们黔行小分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有信心塘约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也相信塘约村的发展模式可以不断推广至全国各地,终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个农村都能脱贫致富,中国人民都能走上小康之路,中国梦也一定能实现!


文案 | 任宇琪
图片 | 王乃兵
责编 | 校会新闻传媒中心杜卓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