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 | 抗美援朝灵归故土,砥砺前行信仰铸魂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信仰如炬,青春向光。为引领南审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经过,学习英雄事迹,铭记抗美援朝精神,2025年10月29日下午,校团委青马培训举办与信仰对话之“抗美援朝灵归故土,砥砺前行信仰铸魂” 主题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苹老师,与同学们共溯烽火岁月、缅怀英雄壮举、共话青春使命,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
讲座伊始,张苹老师从“抉择”、“铁血”、“丰碑”、“升华”四个篇章,系统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与精神内涵。在“抉择”篇章,老师深刻阐释了抗美援朝的目的:为捍卫新生政权、维护东北边境的永久安全、支援朝鲜人民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朝鲜,“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铁血”篇章,从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在第两水洞地区打响了入朝作战的第一枪,并取得了胜利,拉开序幕,再到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最后《朝鲜停战协定》 正式签署,老师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详实的文献资料和感人的英雄事迹,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将士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丰碑”篇章,老师深入剖析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对国家而言,这场胜利,彻底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人民军队而言,这场战争,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人高超的军事智慧、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无敌的牺牲精神,锻造出一支令人生畏的钢铁雄师。对民族精神而言,这场战争铸就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
在活动的最后“升华” 篇章,老师引领我们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引导同学们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将这份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具体行动中:珍惜时光,勤奋学习;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团结友爱,明辨是非。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告诉世界:这盛世,如您所愿!祖国的未来,有我们担当!
本场信仰公开课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场生动的精神洗礼。它让同学们在回望峥嵘岁月中坚定了信仰根基,在感悟英雄精神中强化了使命担当,在明晰时代召唤中把稳了青春航向。

文案来源 | 郑薇薇 蒋昕桐
图片来源 | 万俊希
责任编辑 | 孙昊宇
审校 | 刘琦 卓妍
审核人 | 胡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