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快变革中,信仰的力量显得尤为关键。为了协助青年学生把握时代的脉动、坚守自己的信仰,3月17日下午,校团委青马培训部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名为“洞察时代浪潮,筑牢信仰之基”的主题沙龙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国伟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观察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并深入探讨青年一代的使命与责任。
黄老师一开场便深入阐释了信仰的含义,指出信仰超越了世俗,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从远古时期的原始信仰到现代的政治信仰,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老师强调:“一个人能否实现梦想,关键往往在于是否拥有坚定不移的信仰”。以青年毛泽东为例,他立志追求科学与真理,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这充分展示了信仰在实现梦想中的关键作用。共产主义信仰不仅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的理想。在我们信仰共产主义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晰地区分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理想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将信仰的力量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信仰的内涵。
接着,黄老师深入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对信仰体系的影响。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数字化工具始终无法取代人类对精神层面的深刻理解。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和对灵性的追求,精神信仰深植于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实践之中,无法被数据和代码所复制。
在谈到逆全球化浪潮下的文明冲突与信任危机时,黄老师指出,技术霸权、文化同质化、经济衰退和精神空虚等问题在当今环境下日渐突出。美国颁布《云法案》强化数据主权,韩国“数字神灵”产业兴起,这些都给传统信仰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青年更应有所作为。青年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主动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青年要提升自身辨别能力,理性看待各类思潮,不盲目跟风,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青年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化解文明冲突与信任危机,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青春力量。
在复杂时代,青年应坚定信仰,参与技术创新与文明交流,锻炼自我。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做新时代好青年,为构建“技术—信仰—文明”体系贡献力量。现场同学们认真聆听,收获颇丰。此次讲座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增强了使命感,激励同学们在今后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文案来源 | 曾家益 舒子苑
图片来源 | 张译文
责任编辑 | 张羽彤
审校 | 刘琦 卓子然
审核人 | 胡业宇 钱琨 徐菲
责任编辑|文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