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 “发疯”:出于健康的需要
发布者: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12-04浏览次数:603
我很喜欢用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一大段没有逻辑的话说出来朋友也能心照不宣地理解我在烦恼。如果太过直白的吐槽我的烦恼会过多的传递负面情绪,“发疯文学”带着点幽默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其实很少写“发疯文学”的。我觉得就是一种情绪过激时候的自然发泄吧。你不能要求我考砸了正伤心还要一字一句地斟酌寻找最合适的词句吧。况且现在“发疯文学”的流行,正是当代青年大多数处于心理压力较强下的表现,大家共同的发疯,并形成一种流行,就像是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一样,可以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我觉得“发疯文学”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压力过大的时候靠打出这些字得到发泄,也没有辱骂或者言论过激,而且谁还没存几个发疯表情包呢?“发疯文学”,用大段毫无逻辑的话语表达内心可以说是真实的但是现实中不方便表达的情感。这种真的会让人感到很爽,不必担忧别人的看法,单纯地发泄生活的压力。之前看到网上说:“如果快乐,何必正常。”大家只要能跳脱出规训找寻到快乐,就是可以的,我想这也是“发疯文学”流行起来的原因。
或许其行为本身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彻底解脱与不用思考其他事情,去表达自身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没必要去追究,无意义或许本身就是意义。
出校的机会很少,当代大学生索性发起了一场宿舍宠物大比拼活动。不会还有人没有宿舍小宠物吧?现在打开社交媒体,你就打开了一个属于纸宠物的新世界——还残留着胶带的快递盒做的大狼狗、瓦楞纸粘起来的蜗牛、用黄色塑料袋打底的海绵宝宝……我们宿舍之前也做过纸板小狗,当时是看到网上做的很可爱,没有和发疯联系起来,但确实当时我们做完很有成就感,心情也十分愉快。@21汉语言陈梦缘 我觉得养宠物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社交需求。因为纸板小狗能成为一种潮流 ,是有网络社交加成的,大家有那种“去吧皮卡丘”的共同语境,能迅速get到纸板小狗能带来的快乐——不只是人宠互动的快乐,还有找到人和人的新的连接方式的快乐。我甚至觉得,哪个社团或者学生组织,做一个纸板小狗社交的活动,会很有意思。之前看见过大学生深夜“夜爬”,他们爱在夜里出没,聚集在操场草坪的一角,不再喜欢直立行走,而是四肢着地,首尾相连地围成圆圈。投光灯在操场暗绿的草皮上映出光斑,爬行着穿梭其间时,“发疯文学”照进现实,淘汰了校园夜跑,大学生开始“校园夜爬”。语言的狂欢为压力的消解提供出路,但背后隐藏着表达者的无奈,偶尔发泄很赞同,引发出的刻意性群体模仿感觉不太能理解。爬行的好处也很多,人在爬行时,心脏及其以上部位降低,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此外,爬行运动可将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腰椎的负荷。所以,爬完感到神清气爽不只是人类的原始本能爆发,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爬行是很锻炼身体的运动,但锻炼性质的爬行是需要很专业的指导的,一般人爬个半分钟就能冲很高的心率,这个又叫爪巴训练,可以搜教程,真的可以燃脂健身。但我目前看到的那些大学生“爬行”,是没必要用“有益身体健康”来粉饰的,反而有点碰瓷正经的爪巴运动了。但爬行确实很有冲击力,容易令人收获一种反叛的快感。我也觉得校园爬行和做纸板小狗的行为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了,也没法归属到同种“发疯”行为中,校园爬行带给我的感受是更直观的恐怖,这种做法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再用锻炼身体的理由加以粉饰让我觉得很莫名其妙。有的人确实只是为了“发疯”而“发疯”,看流行了也就在空间里发一段“发疯文学”,有的“爬行”也可能只是想要引人注意之类的,不是为了宣泄而去“发疯”。我最开始接触到爬行是“发疯文学”里面描写自己阴暗的爬行,表达内心的扭曲。到后面就从线上转到线下了,没有锻炼身体的目的吧,只是为了在这种活动中找到乐趣。我自己没有发疯的行为,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也可能是压力还没有到要发疯的程度,但是嘴上也会说说,比如“好想阴暗爬行”,感觉能够发泄自己的压力。它是一种降维的,追求即时满足的行为,这种行为其实可以说是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不被看见的“代偿”。我们在初高中生身上经常能看见吧,大喊大叫,追打皮闹,用这种方式释放被压抑的攻击性。青少年的“逆反”里面也有这种成分在。“被压抑的攻击性”,对的,这也是我前面讲我对“‘发疯’的行为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盯着爬行” 这个问题的理解。
发疯本质上是心理有淤塞无法疏通,只能靠疯一把来消解。现在人发疯的现状,是应了那句老话:“自从得了精神病,精神就好多了。”以一种不违背规则的方式来跳出常规,这大概就是“发疯”火起来的原因吧。也有可能是其他放松的方式已经不足以缓解压力了,所以要靠“发疯”。“发疯行为”对我来说是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我未必会被生活打击到精神失常,但是依靠这种“发疯行为”,我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做过小狗,最近让我很快乐的一件事是纠结了很久终于实践了用我自己的碗去食堂打饭。或许真的很普通,但就是觉得很快乐。不算发疯吧,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快感,特别是阿姨主动接我的碗让我有一种打胜仗的感觉。也不算是发疯,有时候走在路上我就给自己规定这次出门不能踩到树叶,走格子路时全踩竖方格。看起来无聊的小事,但是自己达到这个小目标时很开心。我的工作地点有很多管道,我会走和脚掌一样宽的管道上,保持平衡的时候,也相当解压,但有人出现看我在上面摇摇晃晃,我又会感觉有些羞耻。我对“发疯”的理解,其实就是挣脱出现有秩序。不管用什么方式,是寻找一种“挣脱”的愉悦。所以要定义什么行为是“发疯”,首先要定义什么行为是“遵守秩序”的,比如如果一个人认为排队是必须遵守的秩序,那么他自己偶尔一次的插队,可能就是很疯狂的事情了。如此一对比,后者突然就变得好接受了,养狗勉强算得上手工艺、爬行初心至少还是健身,总比违法犯罪有害身体健康好多了。福柯、尼采等都认为过:疯癫恰恰是一种健康的力量。通过这所谓的发疯,人们焕发出真实的人性,显示出青春的力量,透露出生而自由的、获得解放的人性。所以发疯在某种程度来说便是对现实现状的思考,对压力的释放。
新闻来源:共青团南京审计大学委员会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