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龄化遇上新媒体”:南审学子实践探究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
2020年8月初,来自南京审计大学的12位同学组成了“老龄化遇上新媒体”的暑期实践团队,立足国内外研究以及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城市老年人群体互联网使用情况与幸福感的关系,帮助城市老年人了解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向社会发出城市老年人对于互联网需求的声音。为促进老龄化与互联网的融合,通过新世界产生的新工具提升江苏省老年人群体的整体幸福感贡献南审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前期准备
为确保调研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自确定调研主题以来,成员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文献阅读并通过网络随时地交流自己对于文献的学习进度、共同分享在文献中的新发现。与此同时,成员们多次开展了小组讨论会,不断商讨 “互联网使用”、“老年人情况”以及“幸福感”三个调研关键词的定义以及维度,确定了非结构性访谈的内容与结构。
实践过程
8月7日-8月12日,在为期一周的义工活动之后,成员们对义工场所的老年人围绕“互联网使用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依据被访谈人的时间、兴致的不同以及场所的差异,成员们对访问对象数量、访问时间和访问内容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实践中,小组成员一共调查了将近30位老年人,几乎所有老年人表示“在生活中使用互联网”。其中,大部分的老年人表示“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少部分老年人表示“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了负担”、“没有特别的感受”。
结果整理
搜集了近30位老年人非结构性访谈的录音以及文字记录后,小组成员对内容进行了筛选,将有关本次调研的关键词进行了提炼、数据化以及结构处理。
可以看出,从非结构型访谈中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使用互联网从整体上而言会给城市老年人带来幸福感。通常,城市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进行生活、沟通以及娱乐方面的活动,而这也是他们从互联网获得幸福感的来源。
大部分老年人能够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而从中获得幸福感。而掌握基本功能过程离不开老年人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的教授和支持。非结构型访谈的结果表明:家人的耐心教授和支持将会增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信心和能力,使老年人有兴趣克服互联网相对于老年人难操作的问题而去获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上的益处。
而少部分的老年人不适用或者很少使用互联网。因为本身并不了解互联网,所以对互联网没有特别的需求,或是觉得互联网操作较为困难、加之家庭中并没有人耐心教授,使得互联网并不能为这些老年人带来应有的生活福利,有些甚至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负担(如:疫情期间的健康码通行制度,使许多不会用健康码的老年人对许多场所望而却步)。
在本次“老龄化遇上新媒体”的实践活动中,成员们不仅了解到了互联网对于老年人群体的意义,也初步理解了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需求,更对如何推进老年人通过使用互联网增强幸福感有了新的体会。与此同时,成员们也向老年人普及了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为老年人更加接近互联网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初步访谈虽然结束,但我们仍然在实践的路上。身为青年学子的我们,希望能将互联网这一新兴的时代利器,成为推动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强力驱动器,成为建设幸福中国的最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