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来不忘既往,重走红色道路 | “跟随先人足迹,重走红色道路”社会实践小分队

发布者: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8-09浏览次数:864


南京,是六朝都会,它见证了工会运动的此起彼伏,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挺过了中共和谈的漫长紧张,也为解放军的到来而欢欣鼓舞。为了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带你了解纪念馆内那些尘封的往事。


实践以前,我们也不知道南京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在哪,也不知道知道浦口老城中有一座南京工运纪念馆正是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


7月12日,我们一行人来到这人迹罕至之地,却意外的从树下纳凉的老大爷口中得知:这一片原是个澡堂,而革命先烈王荷波同志和工人骨干们常以洗澡为名秘密召开会议。在1923年2月6日,王荷波曾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声援工人运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犹记得嘉兴南湖的游船,细细想来,这些伪装背后展现的正是早期革命党人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壮举和捍卫革命的坚定意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则记录了那一场人类史上最为骇人的大屠杀的概貌。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却那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期间发生的大惨案,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受伤害最多的妇女们大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我们小分队走进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带你走进那段历史。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之下依序参观了史料陈列厅,我们看到在电子投屏上夏淑琴老人一次又一次诉说着自己如何幸存并且一定会和日本右翼抗争到底,我们更是记住了经历过这场苦难的李秀英老人所说的“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2014年国家公祭日的成立也是与李秀英老人所说的话不谋而合,这是新时代的声音!是祈求和平的声音!苦难已经过去,和平在走来的路上。



在那绿树阴翳之中,我们继续探寻那梅园风范。虽然我们从资料中得知持续10个月的和谈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实践小分队却发现了别样的伟人风采。


我们在馆藏文物中发现了周总理等一行人一直带在身边阅读的毛主席所写《改造我们的学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即使是在如此紧张的谈判期间,也手不释卷,着实令人折服,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人的期望不谋而合。



然而当我们走进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建筑以及中共办事处时,也就是当时中共代表团生活与办公的地方,我们更是发现像卧室与餐室这样的地方的建筑面积绝对不会比办公厅与会客厅要大,并且建筑的整体风格都是以简洁为主。这不就是中共革命党人忠诚奉献,团结自律的梅园风采吗?



随着我们的寻访进入尾声,我们的带队老师王丹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进行实践,我们看到了门口广场上矗立着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群雕,从文献中寻找到了35军张兴儒被击中后在牺牲前的遗言,也从馆中陈列的一幅幅画卷中窥见了渡江战役发展的全貌以及人民听闻胜利后的喜悦。


长达42天的渡江战役,其中几多艰辛又怎是我们能够想象的!胜利不易,前人的艰苦卓绝更加应该为后人所铭记。



我们实践小队只是走进了南京地区四个具有红色烙印的纪念馆,而这座城市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相信,历史不会忘却他们的印记,泥泞有痕,他们将会成为南京一道道鲜红的名片,继往开来。


新闻来源:团委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