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园书院“传澄”小分队 | 纸上得来终觉浅,非遗传承在躬行

发布者:张珺发布时间:2018-07-30浏览次数:816


在时代不断变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逐渐消逝,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少具体的存在形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很容易中被忽视。


为了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7月6日,澄园书院“传澄”实践小分队走出校园,在指导老师吴雪莹的带领下与浦口区文广局合作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并试图将大众传媒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推广方式。 



浦口区文广局组织人事科科长鲁宇天对于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正式开启。




采访组来到浦口区市民中心图书馆,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问题对图书馆里的中小学生以及热爱读书的市民进行了的采访。


问卷组来到了南京工业大学以及浦口区的商场、社区进行调查问卷发放,旨在深入群众了解浦口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为积累更丰富的数据支持,高温酷暑也没能阻挡大家积极实践的脚步。活动第三天,团队成员来到文德路购物中心附近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


发问卷的过程少不了坎坷,有些市民在同学们说明来意后仍然充满戒心不愿填写,也有见到同学们走近就摆手拒绝的店员,但团队成员们都没有泄气,反而愈挫愈勇,保持礼貌,出门在外也不失南审学子风采。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大多数市民积极耐心配合,经过认真思考、仔细斟酌后写下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和看法,为浦口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截止统计时间,线上线下共计回收253 份有效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团队成员发现普通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还是相对欠缺,了解途径也仅局限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新媒体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值得高兴的是,大部分群众表示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参与方式如戏剧表演等,他们还是很乐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的。



这使团队成员意识到充分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资源进行非遗保护的宣传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文化浦口”公众号是南京市浦口区文化广电局负责运营的官方微信,平日里推送的文章引领着浦口区的文化建设。为让更多市民了解这一平台,团队成员们向市民们详细热情地介绍了该公众号的基本情况、推送内容、特色活动等信息,不少市民耐心地听完之后颇感兴趣,纷纷扫码关注。而成员们则为市民们送上文广局提供的“文化浦口”定制手机支架,表示对他们倾听和支持的感谢,也希望借此点燃大家的热情,提高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性。



此次实践恰逢文广局进行“寻找身边的手工匠人”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纪录片拍摄,团队成员有幸参与其中,承担部分采访拍摄任务。成员们跟随拍摄组长途跋涉来到苏皖交界的汊河镇对石刻手工艺人高师傅进行了采访。高师傅从1989年开始便从事石刻行业,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他为大家详尽地讲述了石刻的过程以及石刻过程的一些讲究。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手工匠人是铁匠陈师傅。根据陈师傅的介绍,他早年是一名木匠,后来觉得大家对铁器的需求更大,才转型做了铁匠。而距离他成为铁匠至少也已经有了十五年的光景了。无论是哪一份工作,他的大半生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下了不浅的缘分。



在完成采访拍摄任务结束后,团队成员学习了“寻找身边的手工匠人”专题微信稿的推送流程,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裱花匠专题微信稿的编辑与推送。



实践活动虽暂告段落结束,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周的实践,磨练了大家的意志,朝夕相处,培养了团队成员们的组织协调及实践能力,更使同学们对非遗多了一分了解,多了一分热爱。


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日后都会尽最大努力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去,致力于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跟新时代相结合散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新闻来源:团委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