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 | 农药与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发布者: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07-08浏览次数:1298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药年用量为350万吨。平均每年每人摄入2.5公斤农药残留。近年来,各种农药中毒事件屡屡发生,青岛毒韭菜事件,山东毒生姜事件,海南毒豇豆事件,毒西瓜事件……国家对于农药的相关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利用假期时间,农药与经济因素研究小分队展开了相关的调查,欲探究农药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6月29日、30日两天,实践小分队分别在南京的家乐福超市、苏果超市、沃尔玛超市、麦德龙超市对现场消费者进行了采访。经过采访发现,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农药问题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在麦德龙等较高档超市消费的人群明显更关注农药对日常饮食健康的影响,也出于对健康的重视,他们对绿色蔬菜的价格敏感度更低。


同时,消费市场的调查还暴露了一个问题: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接受了蔬菜水果中有农药这一现实,并且觉得无可奈何,毕竟饮食是必需的,既然农药不可避免,那就只能尽力选择新鲜的蔬果,至少获得较低一层的保障。


现场采访情况


初步了解了消费市场的基本情况,实践小分队在7月3日抵达盐城建湖县,开始沿政府管控链条展开调查。当天下午,小分队来到建湖县农业委员会,分别在植保站和执法大队处进行了调研。


经植保站站长讲解,成员们了解到:农药的使用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害虫会导致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继而引发价格上涨,因此不施药很难保证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在农业领域中,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以其致死用量为分界线,致死用量以下可以杀虫增产而不伤人体,农药产生的效应为正,致死用量以上,不仅破坏生态,还会相应地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其效应为负。因此整体上,农药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农药的这一特点,突出了其适量使用的重要性。



谈到农药的发展趋势,成员们得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农业种植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控制化学农药用量,淘汰单纯的化学防治,在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伴随国家越来越重视农药的使用问题,在监管方面还相应新成立了农产品检测中心,旨在从源头堵击农药滥用。同时加强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标准证的三证管理,大力研究绿色农药,提高总体产量。


针对化学农药是否可能完全被替代这一问题,大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但在执法大队处,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虽然农药具有不可缺少性,但客观来讲,随近几年相关技术的发展,农药总体使用量呈下降趋势。而在监管环节,其力度也在加大。


与农委植保站站长合影


7月4日,实践小分队再下一级,来到建湖县建阳镇政府,进一步了解政府对农户的指导情况。经了解,成员们得知,政府的信息传达给农户主要有四条途径:村民小组长会议、印发资料、电视台播报和农教。一些大型农户还会有组织地到学校学习,以掌握专业知识。在病虫害严重时,当地干部也会实地指导农户用药。在监管方面,农产品监督站每天监测7——8种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此外还建立了良好的互联网、物联网追溯机制,监督农药的使用情况。成员们还了解到,农药的使用成本对蔬菜的市场价格冲击不大,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作物的收成情况。


与建阳镇植保站站长交谈


7月5日,实践小分队来到建湖县三洪村,采访了当地农户,确认了政府的相关监督措施和信息流转切实传达到农民中。在三洪村,小分队还采访了当地发展“自产自销”模式特色农业的农户。他们的蔬菜水果不使用农药,虽然产量低,但是足以供自己食用和自营的餐饮服务使用。据了解,当地仅此一家“农家乐”形式的种植户。在当下农家乐逐渐兴起的环境中,这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调研,小分队发现农药使用的情况并不像媒体报道一般严重。同时也可以看到,针对已有的问题,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了有效的应对和监督。在未来,政策还将继续引导农户正确使用农药,使用健康农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新闻来源:团委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