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园书院资助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农村,深入西八渠

发布者: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08-30浏览次数:721

 

深入农村,深入西八渠

2017-08-08 南审青年


为响应由中国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三下乡”活动号召,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资助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12日来到了山西省陵川县的潞城镇西八渠村进行脱贫攻坚效果调研,受到了驻村第一书记刘瑨的热情接待。



【潞城镇西八渠村】——村子概况


潞城镇西八渠村是陵川县精准扶贫村之一。全村860亩耕地,125户村民共365口人,“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粮和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为零。


2015年8月25日,刘瑨从晋煤集团到西八渠村担任了“第一书记”。2016年,经多方调研后,刘瑨等人确定了“产业脱贫一部分、项目脱贫一部分、劳务输出脱贫一部分”的“三个一部分”脱贫思路,还谋划制定了《西八渠村2016—2020年产业脱贫规划》,依托产业项目,成熟一项,发展一项,争取早日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实地见措施】——实地调研扶贫效果


西八渠村的第一书记刘瑨首先带实践队来到了村里的食用菌养殖项目基地。去年5月份在刘书记先后多次到新乡、高平等地实地调研食用菌养殖项目进菌棒后,就积极与晋煤集团扶贫办进行工作对接,就食用菌养殖项目进行专题汇报。


驻村工作队长和扶贫办主任多次带队现场指导调研加快项目落地,协调落实晋煤集团帮扶资金80万元,对原来的养鸭场进行改造,建起8栋高标准食用菌大棚,每年可生产8万公斤香菇,年产值在80万元,纯利润在30万元左右。


“去年一户四个月收入两万五,我们种植技术再提高点,收入还能增加。”刘书记一边带实践队参观菇棚一边高兴地告诉他们。



第二站实践队来到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合作基地。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一亩土地有500元收入,村里的劳动力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每天有管理种植费收入(男性60元,女性50元)。流转的土地上,黄芪、党参、万寿菊,三种药材轮流种植。


刘书记说:“我们要替老百姓做长远打算,很多贫困户只看到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要在地里种中药材。地里种玉米,虽然没什么收入,但起码自家饿不着,也不怕多了没人收。但是我们替他们考虑的呢,是中药材是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他们可以多挣点收入改善生活。


现在我们这里种的中药材很紧俏,不怕没人收。我们也是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才有了如今的中药材基地。他们生活过好了,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肯定。想要从根本上脱贫,就必须帮助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



去年,刘书记结合陵川县山区适宜种植中药材连翘的实际,和村民王金贵一起种植连翘。如今,连翘种植也小有收益了,引得不少村民跃跃欲试,扩大了种植面积。刘书记

计划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光伏发电”等现在也正在努力地实施当中。


【听村民说】——采访西八渠村民


在刘书记带实践队参观过西八渠村的扶贫产业后,实践队来到了村民家里采访。宁根富是该村首批种植香菇户当中的一个。


他说,煤矿转型,自己在煤矿下岗之后,回到了村里打零工、种蔬菜都没有赚钱,为了彻底告别贫困,他响应政府项目扶贫,通过种植香菇,仅仅半年来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脱贫致富,所以干劲十足。


实践队也采访了另外一些村民,部分村民说他们在村里的扶贫产业工作,闲时还可以种种自家的地,生活越过越好了。还有些村民说前年在刘书记的帮助下,他们正在读大学的子女还享受到了村里“雨露计划”的资助。国家扶贫力度大,他们的生活也的的确确在政策下得到了很大改善。


 


文字 | 潘晶

图片来源 | 澄园书院资助社会实践小分队

责任编辑 | 校会新闻传媒中心彭梓盈

新闻来源:团委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