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女王节”这一新出现的购物节席卷了整个淘宝。收藏夹,购物车里的东西纷纷显示降价通知,各种优惠券层出不穷。
当然,不止淘宝,打开各类app,满眼也都是“女王节”的广告标语。
今年“女王节”,淘宝还机智地选择了张翠容、吴荻、黎贝卡、蒋方舟、徐静蕾这些在自己专属行业做出一定贡献的杰出女性来拍摄了“女王节”的宣传片,不仅如此,还提出了夺人眼球的宣传词“活出你的漂亮”。“漂亮”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脱了表面的“好看”,更象征着主张女性独立自主,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社会地位,勇于为自我提升而投资。这似乎多了一些政治层面的意味。
妇女的节日or商家的节庆?
可是好好的妇女节,怎么就变成了购物消费的又一节日呢?
细想来看,把妇女节叫成女王节其实并不与日常认知相违。在我们的脑海中,妇女多指那些已婚的,年龄稍长的成年女性,仿佛总是带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贬义”色彩,而女王则具有着一种尊贵的气场,这一词语的妙用恰好迎合了女性消费者的心理认知需求。
妇女节就是年龄稍长的成年女性过的节日吗?其实不然。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联合国介绍国际妇女节的网页上,把“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归因于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妇女运动大事。正是上世纪初这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女权运动共同促成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妇女节本身是一个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也是庆祝各国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的节日。
这一节日得以确立并广泛推行的背后,是各国妇女长达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斗争。妇女无疑是伟大的,儿女、丈夫在这一天,用小小的礼物表示对母亲,妻子的感谢、尊重和爱意,其实无可厚非。但若要把妇女节和女王节画上等号,把女王节当做卖点来夺人眼球,似乎就要深究其中的深意了。
从“节日消费”到“造节消费”
太阳底下无新事,节日从文化符号变成消费冲动的催化剂,其实远已有之。作为天主教重要仪式,圣诞节早期在宗教上有望弥撒的活动,却不足以让世俗大众共襄盛举。彼时,餐厅早早关门,街上人迹罕至,景象竟是一片冷清。而当信仰新教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将圣诞节当作盛大祭典来庆祝后,消费主义逐渐瓦解了宗教气息,圣诞遂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狂欢节。
而在我们身边,元旦、春节、国庆节自不必说,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情人节,再到今天的三八妇女节,也无一不是商家必争的大日子。由此衍生的则是造出来的“节日”:商场会员日、周年庆,甚至改装促销,日历上基本没有哪个月会特别寂寥了。
这种“造节消费”的模式,直到平台转移、从线下搬到不再受时空局限的线上,有了“双11”“双12”后才真正登峰造极。
在节日消费最密集的“双十一”,摩拳擦掌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的,不只有消费者更有商家。而让人先是兴奋不已最后疲惫不堪的数字,也绝不仅仅只是个别消费者的购物记录和信用卡账单。“0:37,交易额10亿元;11:18,79亿元;24:00,191亿元……”报数,已成为每年“双11”天猫例行公事。2016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交易数额再攀高峰,然而当这样破纪录如砍瓜切菜的数字游戏进行了好几轮,你是不是也早已没了感觉?
正被过度消费的节日
疯狂购物,无论如何不应是节日的本来面貌。
节日本该是我们从庸常忙碌日常里抽离出来的重要时刻,节日因以其文化内涵和仪式感让人认同。而在今天,所有无法排解或不能言说的紧张、焦虑、孤独、乏味,却只剩下消费作为调剂和减压的不二法门。节日里,过度消费的是我们,而被过度消费的则是节日本身。
因此,由于以上种种,妇女节到女王节的变身显得更像是消费主义的异军突起,蔓延的商业狂潮使其失去了它独特的性别政治意味。虽然20世纪后期以来,将妇女节“去政治化”也是媒体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但这不足以让我们在商场促销的热潮中失去理性的思考。
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不过是商家促进消费的一种手段,即使打折力度极其诱人,但依旧需要我们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尤其对于在校学习的我们来说,在这个来势汹汹的节日里,更应该冷静下来,理性判断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哪些是不需要的东西,不只是一味地买买买、剁剁剁。
但是,撇开消费捆绑节日的问题不谈,无法否认的是,淘宝女王节的宣传标语传达的精神确实是正确的。
“活出你的漂亮”
无论我们正年轻或是已年迈
都有权利活出自己的漂亮
在我国刑法中,妇女指的是年满14周岁的女性,包括未成年妇女和成年妇女。拒绝“妇女”一词的污名化,我们每一个年满14周岁的女生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过的是妇女节,而不是所谓的女王节或者女生节。
最后
祝可爱的妇女们三八妇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