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仅“防盗”建不起文化自信

发布者: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次数:1368


“防盗”建不起大国自信

刚过去的寒假里,“韩国网友声称中国汉服抄袭韩国”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在此之前,李子柒做泡菜的视频也引发了韩国网民“把韩国传统菜传为中国菜”的指责。这些都引发了部分中国年轻网友的不满,称韩国为“偷国”。同时也有人认为,许多传统文化实体在国内本已失去关注,是诸如“韩国申遗”等话题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绪之后,才能再次获得目光——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失声才是更令人担忧的。

本期圆桌话题#中韩传统文化“偷守”之争#将以此背景展开。

 

面对韩国网民“钻空子”,要警惕“文化盗取”

韩服的起源就是汉服,因为当时我们是宗主国,所以韩国的很多服装都会受到宗主国的影响,他们的身份证也是用的汉字,历史记载也是汉字。明朝皇帝给朝鲜赐了很多服饰,高丽国王及世子冕服、王妃翟衣就是沿用了明朝的御赐服饰并改良而成的,早期李氏王朝与文武官员的公服、常服皆与明朝相近,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同。

包括在这次汉服的争议中,当中国人穿上唐制汉服会被说和风,穿上明制汉服会被说“韩服”,韩国大部分网民都说“你们的服装是旗袍,这并不是你们的传统服饰。其实就是钻空子,东亚文化其实很多都一样,习俗一样传统意义,模糊起源地,加以宣传,然后文化就会变成某一国专属。                                                                

 

——16工商朱锐

 

不得不说,日韩方面在传统保持方面做的很不错。但是,他们的传统,很大程度上受中国文化的辐射影响,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当时是中国对他们的文化输出
                                                               ——20-国贸-李驰

 

 

中国“宗主”历史有限,应包容其他国家对自身民俗的认同

中韩两国网友的争论其实是出于文化认同不一样。文化认同以伦理关系为依托,以交往关系为纽带,在价值冲突中发展。因为我们的文化间的伦理关系存在差别,交流活动受到交流工具方面的阻碍,在不同的历史传统中形成了有差别的价值观,我们会对于这类文化认同问题非常执着。


                                                              ——20审计张馨文

 

看到“李氏衣冠悉同中国”这句话,我们可以查一下历史年表。李氏朝鲜是1392年建国,明朝是1368年建国。朝鲜半岛是李氏之后,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才“悉同中国”。而你看一下李氏之前的服装,其实和明朝服饰一样,共同受到蒙元的影响。讲历史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06财管张珺

 

(关于中国对日韩文化的影响),是存在过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原封不动的,我们的文化经过他们改造变形后,已经完全是另外一套东西了,在这种情形下非要去从中挖掘“中国传统”,不知道是太自信,还是太不自信。
                                                              ——03金融林芸菲

 


        与其指责“文化盗取”,应更强调文化开放与输出

我认为韩国的文化输出还是很强的,其传统文化也渗透进了韩流之中。韩流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其经济基础,文化立国也是其战略之一。因此可能表现出的是另一番景象。

 

 

——20审计张馨文

 

令许多网友感到气愤和担忧的是,在韩国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的加持下,“起源地”问题会被传播得越来越扭曲。因此我们才会对于文化起源的问题展开许多争论
                              

                   ——20法学(监察方向)覃郓铎

 

 

我比较认可这种“抄袭之争”的正面作用,能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美好但被遗忘了的事物。举个例子,中国传统建筑中比较吸引话题的是唐建,唐建固然优秀,但其他朝代也不乏璀璨之作,相比之下较少获得同等的关注度,个人认为是“大唐在日本”这类论调激起我们对唐代文化的关注和了解。我个人对“传统”其实没有太执着,活着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身处其中,所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者我们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发掘它。

 

 

——03 金融 林芸菲

 

其实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输出的问题已经有好转,汉服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火起来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李子柒也在海外发挥很大宣传作用。最近几年火起来的“国潮”、“国风”其实都是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甚至在选秀舞台上也有人靠国风古典舞对外国选手进行文化输出。

 

 

——16工商朱锐

 

现在的汉服大多数都是现代人设计的,除一些“考据党”会根据古籍,文物中的实物或图样复制一些真正的“古装”。其他的有很多都只是根据一些基本的规则、形制之类的结合设计者的灵感去设计一些现在的大多数的汉服。更有甚者,基本的形制也无法保证——个人意识中,第三者好像在鄙视链底端。

 

 

——20 国贸 李驰

 

我也觉得要想拥有成体系的文化产业,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传统元素。大家穿上了汉元素的衣服,就有机会认识到这一汉元素的起源,特征这些相关知识,其实也是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只不过未必足够和原来的产品一样完全考究而已。

                                                  ——20 法学(监察方向)覃郓铎

 

其实在传播过程中,对于形制过分纠结是不利于传播的,比如很多人看到汉服很好看很仙,这时候考据党说“这套衣服形制不错,有很多问题,你这不是汉服是汉元素”,说的人多了,愿意去穿的人就少了,毕竟不是每个人穿衣服前都要搜集很多资料的。

 

 

——16 工商 朱锐

 

用起来的是活的文化,一味躺在那儿儿供人观瞻吊怀的是死尸

 


——16-新传-林子禹

 

跨文化交流时,要提高交流能力、展现大国风度

我认为在“韩国申遗”的相关议题时,需要将韩国政府和韩国民间分开来讨论
我认为个人行为需要和政府行为分开来看。在经历了民主化改革后,韩国已经转变为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民主国家。也就是说,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意志想要影响国家行为,要么策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向政府施压,要么运用严格的代议程序使自己的意志得到国民代表的肯定,最终影响国家行为。
也就是说,对于韩国网友针对汉服和泡菜起源的偏颇言论,我们只需要针对他们发言的荒谬之处摆事实讲道理就能最好地展现自己的风度和理性了。

 

                                                  ——20法学(监察方向)覃郓铎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我们能不断参与建设其内核。

 

我觉得文化自信除了对于传统文化展现出来的魅力的自信,还有对于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价值观的自信。

 

 

——20法学(监察方向)覃郓铎


       其实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挺矛盾的,我前段时间晚上无聊,在家里抄千字文。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写得太好了,结果抄着抄着后面就出现了类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女慕贞洁,夫唱妇随”一类的,给我弄得都没抄完。我当然知道你可以分开看嘛,只看前面一小段写得真好,但是文化是一个系统,不加以批判是无法继承的。

我个人感觉现在部分人还是有一种坐拥一堆藩属国、那种万国来朝的感觉。没必要吧。


                                                            ——16 金融 田香雪

 

我自己从小学习民族乐器(琵琶),所以对于接触的文化实体里,民乐的接触时间是最长的。我觉得民乐在我国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是靠和西洋乐对标来建设的。很多作品虽然使用了民族乐器,但它的谱曲原理还是基于西洋乐乐理。但是近些年随着喜爱民族乐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还有像短视频平台(比如b站)的传播助力,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民族乐器的美。民乐领域开始有了一批在各种音乐风格方向进行实验的先行者、弄潮儿,于我来说这是非常乐于看到的景象。复兴不是复古,拥抱现代化、拥抱交流和创新,是所有传统文化要面对的课题。而如何拥抱,则是我们每一个喜爱它们、想要称之为“我们的传统”的人要去思考和实践的。


                                                              ——06 财管 张珺






责任编辑|潘子怡


新闻来源:共青团南京审计大学委员会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