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期维龙座谈会:如果人生需要被填补

发布者:团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04-17浏览次数:789

生而孤独,死而孤寂,生死之间的混沌荒芜要怎么走?

鲁迅说:“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有着心怀天下的意志,即使身处陋室也有着走下去的力量,情怀会照亮我们的庸常岁月,在孤寂的日子子里闪着光的,那是我们的执着。

一辈子总会有一些执念推着我们往前走,我们循着内心的安排去发现、去发展。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本期书记座谈会,书记和同学一起探讨了面对情怀问题,面对情怀中的抉择,我们该如何做。

善恶在己,毁誉由人

情怀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奉献精神。我们现在也一直强调奉献精神在教育中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就整个大环境来说,年轻人并不愿意多谈情怀和奉献,觉得这是一个空泛的话题,甚至有说法是奉献是在为他人做嫁衣。那么带着情怀去付出却不能得到理解,甚至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该怎么看?

@赵泽聪

其实情怀,本身就是不图结果,不图回报。为回报而做事就不构成情怀,而人们的赞誉本身也是一种回报。情怀就是你在做事之前的一个出发点,这件事有利他人。最后这件事做成与否,别人理解与否,有无回报,跟你做事无关。所以情怀是超乎功利的。你一旦理解成做这事能不能被理解,给你带来好名声,那就不构成情怀。要明白这个逻辑。

——书记

我的问题关于如何权衡情怀与责任。比如近些年来,有关自杀事件层出不穷。曾有过救人者无私奉献但是身亡,自杀被救的人却并不心怀感恩的新闻。对于救人者来说,救人完成了他的道义与社会情怀,可他的丧生也意味着身为子女和父母的责任消弭于无形。这时,小我与大我的情怀该怎么样平衡呢?

@李楚萱

救人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伦理上的矛盾,从纯利益的角度看,两个人中救人的人生命价值反而大一点,但你要是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出手救人的这种风尚仍是值得被提倡的。虽然是牺牲,但却也鼓励了更多的人具有无私的家国情怀。

比如共产党人就是为了人民谋幸福,为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奉献的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样好的风尚应该在社会盛行。总结一下,情怀的选择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关乎人类的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但也要知道,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己本身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书记

放眼家国,重拾初心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2035年,我国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这让我想起了远赴他乡,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大学生村官们,他们舍弃了小家,成全了大义。但当今社会老龄化严重,独生子女众多,怎么样解决独子远走,老人空守这类问题呢?如何让家国情怀指导我们择业就业,并积极引导,从而实现社会价值?

@俞文捷

大学生村官是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都需要人力的支持。因此,我本人是非常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家国情怀在就业方面确实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书记

近朱近墨,选择由你

我想的是关于思想同化的问题。比如现在谈到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又比如大学后,关于情怀,我的身边有两种人,有的人心怀理想抱负,志向远大,也有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求独善其身。都说在一个环境里呆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思想同化,这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胡蝶

的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社会就是染缸,你跑到哪个缸里你就是什么颜色。部队大院里出来的军人家庭,红色文化就做得挺好。学校里出来的,他对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就多一些。诞生于书香世家,诞生于农耕世家确实是文化上面有差别。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朋友圈,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你脱离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你总还能掌握自己的朋友圈。

实际上你的朋友圈就决定了你,通过你的朋友圈,我们能看见你的精力主要放在哪,所以你的朋友实际上就是你的未来。这就叫文化基因。我们每个人,一方面是生物基因在起作用,另外一方面就是文化基因促进了我们长大。我们的文化基因包括从小到大的家庭氛围,包括长大以后接受的教育,包括看的书,包括走过的路,包括所交的朋友,现实的网络的虚拟的等等都在内,这些身边的文化聚集起来,就变成了你。

——书记

情怀人皆有之,也许是某天在雪中因手中捧着的烤红薯感知到了温暖,于是便愿意为了那点温暖为世界创造光明,将一片真情托付于浩瀚胸怀之中。

                                                       

文案来源 | 卢熙 晁逸凡

图片来源 | 李奕瑾 胡佳烙

责任编辑 | 范盈盈



新闻来源:团委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