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再走长征路,重燃红色心”-南京审计大学遵义红色长征小分队

发布者:张珺发布时间:2019-08-22浏览次数:863

                            《万里长征行》

    “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中国梦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无数华夏儿女都为之奋斗的目标,自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赋予青年的使命也更为艰巨。新时代的年轻人被称之为“数字原住民”或者贴上其他标签,而这却阻挡不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担起国之栋梁的大任。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其组成的一部分,更是是社会主义文化之根基。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遵义红色长征小分队开始了“再走长征路,重燃红色心”的“沉浸式”洗礼。


81日来自天南海北的9个小伙伴集合完毕,这一天住宿、经费安排等纷纷上线,工作分工和任务安排明确。82日,小分队正式进行“长征”。第一站,我们踏上了遵义会议寻访之路。遵义这个熠熠闪光的城市在历史上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其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政治问题,象征着党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相遇了当代“愚公”——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发。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国家民生建设的队伍中,他用青春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9600千米的水渠,用32年与天灾做斗争,为村里面带来了宛如生命的甘泉,以小学的文化水平,让家乡的交通、生态、教育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他有不亚于高学历的人的学习精神,更有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刻苦奋斗精神。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铁肩担起道义,以恒心守住初心。“我们都是普通人,做的都是普通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干就干到死那天”。这是老先生在采访时所说。质朴的话语中透露着最永恒的承诺——作为共产党员的承诺。

顶着夏日的暴晒,小分队与大发渠有了第一次邂逅,曲折蜿蜒的形状像极了《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水渠长9600多千米,宽不过30厘米,水深20厘米左右,这就是团结村几百户人家的生命之源。谈及修建水渠的种种困难,老先生只是微微笑过,在他看来这些都阻止不了他要改变家乡的决心,他的心中百姓的幸福远胜过自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就如此吗?


“长征路”上的艰辛无法想象,但我们依然选择继续前行,红军山高耸的阶梯、娄山关的“雄关漫道”、红军政治部的庄重……每一个到达的地方都呈现出浓烈的红色精神并影响着每一个驻足的行人:遵义红花岗小学5年级的学生哪怕上课迟到但在大雨的击打下依然在国旗升完后跑回教室,退伍军人司机叔叔见义勇为身中数到刀也笑对生活。


长征离我们很遥远却又很近,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接受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技术的同时,青年人也应该学会扛起历史的担子,在前行的道路中面对文化的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优秀精神文化,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自身本领。


撰稿:南京审计大学泽院书院遵义红色长征小分队易梦

摄影:部分来自网络、遵义红色长征小分队

审核老师:谭杰


新闻来源:团委作者:摄影: